51pcmc品茶2024_全国茶楼信息网_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

新闻动态

News updat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动态

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顺利举办2024年度竞赛表彰暨消防安全教育大会

发布时间:2024-11-27 16:56点击数:827次

11月27日下午,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顺利举办2024年度竞赛表彰暨消防安全教育大会。党委书记、校长徐永宏,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东,党委委员、副校长曹岁新,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青出席会议,全体教职工及大一大二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胡青主持。

 

校领导讲话

党委书记、校长徐永宏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所有获奖的教师和同学们表示了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敬意!他表示,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两大支柱,而在这两方面取得的成绩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学校的骄傲。在这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精彩的瞬间,感受到了青年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有效地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技能教学水平,展示了学校办学实力,拓展了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他希望全校师生继续发扬教学比赛和学生技能大赛中涌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务实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徐永宏谈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发生持刀伤人案件,他表示,这不仅是对发生事件的学校和地区的要求,更是对全国高校的警示。他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一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要以案为鉴,深入开展风险排查与隐患整治;三要明确责任,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机制。 

 进行表彰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东宣读《关于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表彰决定》;党委委员、副校长曹岁新宣读《关于表彰竞赛获奖师生的决定》。

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青主持会议

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颁奖

为获得一等奖的教师马小玲、王涛颁奖

为获得二等奖的教师高凤、袁媛、杨心怡颁奖

为获得三等奖的教师李丹丹、李婧、王茜、曹微、杨晓凯和获得优秀奖的张学敏、赵晨静颁奖

为技能大赛师生颁奖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赛项获奖学生代表李涛、赵艺卓、李晨硕、张波妮,指导教师张文丽、赵晨颁奖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赛项获奖学生代表贠钊阳、王传肖、李井泉,指导教师胡青、杨心怡颁奖

 

为第三届全国高校国产软件应用与设计创新大赛——绿色低碳赛项获奖学生代表冯轲、齐冰,指导教师张文丽、赵晨颁奖

 

为第十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 创新大赛——数字建造与管理 BIM 应用、绿色建筑 BIM 应用、个人赛BIM 土建建模赛项获奖学生代表齐冰、冯轲,蒋玉玉、宁梓晨,指导教师张文丽、王亚平颁奖

 

202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赛项获奖学生代表冯轲、齐冰、李晨硕,指导教师高凤、马小玲颁奖。

代表发言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代表马小玲在发言中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不断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建造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知识,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将前沿的科技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全力培育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技能大赛指导教师代表王亚平在发言中表示,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而努力奋斗。

 

22级造价2班冯轲在发言中表示,自己在竞赛在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他感谢学校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大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他表示自己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攻读更高的学位,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级造价一班赵艺卓代表全体获奖同学,向给予这次参赛机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她表示,通过这次参赛经历,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在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她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竞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竞赛中提升自己。 

消防安全

党委委员、副校长曹岁新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防和安全的重要论述。他表示,安全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牢牢守住底线,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最后他根据学校工作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全面强化安全管理;二是扎实推进学风建设;三是强化学生外出实习管理;四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关怀;五是落实联防联控机制。